耽美读书 > 虐心耽美 > 胜利之钢蚁雄心 > 第六十二章 民生公司
师自己说,他俩父女要对得起15%的股份,据刘郧观察,这厮有时还要筹划运输方案,推敲炼钢设备进川的细节。

另外,经智脑的汇报得知,在渣场的蚂蚁机器人,基本都升到了39.9级,性能有显著的提升,蚂蚁全长45c,双颚咬合力18.59吨,经济移动速度4.0-12.5/s,太阳能-化学能联合驱动,有效活动半径14.4-23.4公里,采矿18.89吨/天。

刘郧突然记起一事,他还有六只蚂蚁没升级,有五只作了铁背心,还有一只在作青霉素提纯器,自己身上还好说,那只提纯器有点麻烦,所以干脆等到孔大小姐出门后,才悄悄的拿走了药王神鼎,连托词都想好,是为了提高青霉素的产量,特地到兵工厂重熔一下。

到了汉阳兵工厂后,除了去秦厂长办公室报到外,然后就一一视察,首先检查的是炮火研制小组。

刘郧也没想到,在炮火实验室中,不但见到了李·汉斯与胡佑兵,这对炮火搭档,还意外的见到底盘小组成员,汽车专家张斯理,机械专家冯·施诺德,难道兵工厂也流行联合办公。

略略一问才知道,两个研发小组都遇见瓶颈了,以坦克炮为例,口径在75毫米以下都好办,技术已经成熟了,滑膛或线膛随便改,但是到了88毫米与105毫米,就出现问题了,在几次试验中,都发现一点,有时一点点的修正,就会导致巨大的偏差。

线膛炮与无后坐力炮,两者各有千秋,口径相同的情况下,线膛炮弹的出口初速要高很多,可以最大的侵彻敌人的装甲和碉堡,就是有一点不好,填装麻烦,射速慢,而且后坐力也要大得多,从而又反过来,影响了准确性,当然,滑膛炮的情况又与之相反。

因此,汉斯与胡佑兵认为,要想完善解决上述俩者的矛盾,最好办法就是,要么增高炮火的膛压,要么提高炮火的口径,但是归根结底,又要解决炮火的材料问题,因此才需要材料专家帮忙。

然而与此同时,底盘的研发上,也遇见了类似的问题,出现多个优缺点,难以取舍的矛盾,在相互研讨和学习的过程中,两个小组自然的混在了一起,目前的主要矛盾,是集中在材料问题上。

新型的材料,对刘郧来说,却不是什么难事,渣场的蚂蚁在自我升级的同时,也积累了大量的新型合金,各种性能指数,完全能满足炮火小组和底盘小组的需求。

这厮现在也高深了,根本不说明个中原由,而是很模糊的说,材料问题,他可以解决一部分,而且新的材料,很快就会送来。

刘郧去渣场的途中,又去了一趟“中德合作所”,准备检查下零件生产情况,看看新型发动机的生产难度,然而还没等他开口,戴莱特和欧阳兄弟,就抖抖索索的道歉了,他们的零件生产目前很糟。

原来之前的新型合金,全被他们做成了各式各样的加工工具,本来也想去渣场找些新材料,没想到找上了的全是垃圾,最后没办法,只好用高质量的进口钢铁替代,搞出了目前的一大堆发动机零件,综合性能不用问也知道,多半又下降了几个等级。

戴莱特还在结结巴巴的汇报时,智脑就已经完成了对零件的测试,据测试数据表明,这些零件还是可以使用的,只是一旦投入使用之后,新型发动机的800马力,会降到720马力,而且使用寿命会大幅度下降,初步估计,大修时间是600个小时。

还好吧,没有让刘郧太过失望,没有跌出700马力和500个小时,想想21世纪,许多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,也才不过500个小时而已,至于二战期间的坦克发动机,更是没一个准,往往理论设计数据是1000小时,实际使用时,连200个小时左右就得趴窝。

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也罢,再多搞些新型合金就是,刘郧这次可强调了,新材料一旦运到,无论如何要搞出一套新材料发动机零件,反正再过三四天,就要进行一台原型机组装,其余的也不管了,让戴莱特等人看着办,如果还有问题的话,可以换人来做。

在兵工厂的警卫护送下,十来个运材料的工人来到渣场,刘郧为了避免其他人发现异常,让其他人在矿洞上等着,他亲自一块一块的往上抱,再由工人们运走,根据预先的份额安排,分别配送给“中德合作所”,以及炮火小组和底盘小组。


状态提示:第六十二章 民生公司
本章阅读结束,请阅读下一章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